新闻中心
News
分类>>NG体育官方App下载2018年度北京市体育局绩效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NG体育官方App下载2018年度北京市体育局绩效管理工作自查报告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紧紧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维护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理论武装、筑牢根基,坚持服务中心、奋发有为,坚持压实责任、建强队伍,坚持违纪必究、执纪必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和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有力地促进了首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坚持依法治体,开展体育法规规章落实和修订工作;丰富群体活动,充分展示全民健身丰硕成果;改善健身环境,创建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均衡配置设施,不断推进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规划竞体发展,明确中长期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统筹备战参赛,继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加强科研攻关,全力服务保障体育事业发展;加强赛风赛纪,狠抓反兴奋剂管理落实。以赛事促融合,彰显国际体育中心影响力;以监管促稳定,优化体育市场营商环境;以标准促落实,提高行业安全监管水平。冰雪活动引领,树立冬季体育健身理念;引进来走出去,提升竞技冰雪竞争实力;统筹协调各方,带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全面发展;区域融合发展,提高冰雪体育产业竞争力。
市体育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体育职能,认真落实体育依法决策、执法和监督工作,全面提升体育部门干部特别是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强体育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规范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和答复工作,积极做好重大行政决策、体育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持续强化政策解读和舆情回应,加强政府网站规范建设管理,协作开展政务数据汇聚工作,有序推进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健康发展。
严格执行财经法律法规制度,进一步明确财务管理职责和工作程序,促进财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建设,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完整。科学合理编制年度预决算,真实反映单位整体财务状况,加强资金核算管理,严控财政支出,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大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改革力度,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体育健身需求,举办丰富多彩体育赛事活动,有效提供优质体育服务和产品,积极服务中央在京单位、驻京部队和在京高校,全面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
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处级领导干部培训、党组织培训、主要领导讲党课等形式,提升思想认识。总结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把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作为各级党组织必须研究的议题。2018年,市体育局党组共召开会议33次,讨论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方面的议题近50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修订印发《北京市体育局党组工作规则》,建立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考核机制,区分直属单位和机关两个层面制定检查考核指标体系,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进行专项检查,有力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有效落实。
强化意识和规矩意识,深入组织学习《中国党章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中央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和《北京市委关于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规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总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
3.抓好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及时制发关于加强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的通知,召开全局系统党员领导干部会议,对学习贯彻工作进行部署,提出明确要求。组织2期处级干部、1期科级干部和全局系统党组织、党务干部、纪检干部、团干部开展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培训班。把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经常性学习内容,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每月学习1至2次,系统学习《习谈治国理政》《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内容,在全局上下形成了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生动局面。
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注重专项调查与综合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质量和水平,局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调研380余次;进一步精简会议活动,同领域工作统筹安排、统一部署,合理合规扩大召开传达落实类会议,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精简文件简报,2018年编号发文668件、编发体育简报23期,分别比2017年减少约13%和15%;进一步规范外事活动,从严控制出访经费、团组和人员总量,严格出国(境)证件管理;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严格管理国内公务活动、严格执行接待标准、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审批制度。将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和市委实施意见及贯彻落实办法的情况纳入全面从严治党目标管理考评范围、明确到各项工作当中,加强规范执行和贯彻落实的力度。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层层签订个性化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权力行使监督,认真落实集中制,重要工作征求意见、重大问题集中讨论、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严格遵守议事规则。加大执纪问责力度,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做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发展冰雪运动等重点工作以及社会关注的体育问题,深入各区、街道(乡镇)、各直属单位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带头执行有关规定,带头控制会议活动,带头精简文件简报,带头规范出访活动,带头遵守廉洁从政规定。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格执行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规定,严格落实工作人员配备、休假休息有关待遇规定,认真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规定,带头杜绝高消费娱乐,带头执行严禁出入私人会所、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规定。
《北京市体育局2018年度绩效任务》共32项,其中涉及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4项、重要民生实事主责任务1项、“三定”职责任务13项,以及其他重点工作等,全部按照工作计划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认真开展《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办法》立法调研工作,先后召开5次座谈会,并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形成《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办法》修订的调研报告。
牢固树立为民创建、创建为民的理念,成功创建60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40个)和体育特色乡镇(20个),对街道、乡镇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场地设施配置、休闲活动开展、群众赛事组织、科学健身指导、体育文化宣传等方面进行指导和规范,有效推动了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动员有力、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发展格局,实现了体育服务新标准、体育惠民新发展的工作目标。
(1)举办北京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和北京市第一届冬季运动会群众项目比赛。北京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作为本市级别最高的综合性体育赛事,2018年首次增设群众项目比赛,以“全民参与、健康北京”为主题,历时3个月,选择受众广泛、群众基础深厚的足球、篮球、乒乓球等14个大项24个小项作为比赛项目。吸引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的近10万体育爱好者报名参加,近7000名体育爱好者进级市级总决赛,共决出190个奖项。全市各区均派队参赛,集中展现了北京市全民健身的丰硕成果。北京市第一届冬季运动会作为本市首次举办的全市最高级别的冬季项目综合性体育盛会,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举行,群众项目比赛设冰壶、冰车、滑雪、冰蹴球、大众冰雪趣味5个大项10个分项。截至12月底,成功举办市冬会群众项目冰壶比赛、冰车比赛。
(2)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东城等11个区利用非首都功能疏解腾退空间、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等场所,因地制宜建设773片全民健身专项活动场地,其中篮球场205片、笼式足球场96片、网球场64片、乒乓球长廊65片、门球场30片、棋苑313片。建设专项活动场地是全面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快形成以“15分钟健身圈”为基础的全民健身设施格局。
(3)扩大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制发并落实《北京市体育场地及其他可利用资源摸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基础数据摸底调查、建设标准调研、开放情况统计、开放问题调研等工作,对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情况进行总结和效果评估;加强体育设施管理,扩大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借助北京市政务公开惠民便民地图平台,提供公共体育场馆地点、开放时间等便民服务,接受社会监督,形成开放服务监督机制;统计全市公共体育场馆视频监控建设情况,利用“雪亮工程”体育场馆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提高开放服务水平,督促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全面有序开放。
(1)推进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联合市教委,研制并印发北京市青少年校外冰上、滑雪活动中心创建标准,北京市冰雪运动校园辅导员任职条件和校园辅导员培训冰球、滑冰、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运动教学大纲,从顶层设计层面加强青少年校外冰雪活动场所标准化、制度化和校园辅导员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为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和推广提供政策支持。组织举办北京市冰球俱乐部联赛、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2项青少年冰雪精品赛事,报名参赛运动员4100余人次,比赛场次达1150场,推动青少年积极参与冰雪运动。
(2)举办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活动。打造“双奥城市”靓丽名片,第四届冰雪季举办336项市、区级活动、3753场“一区一品”冰雪活动,参与群众502万人次,培养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5905人,开展“助力冬奥”冰雪公益体验课,组织体验课85场5100余人参加。筹办第五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系列活动,印发活动文件汇编,举办冰雪季活动启动仪式;举办冰雪公益体验课32场2400人参加;举办第四届大众冰雪北京公开赛启动仪式暨陆地冰球比赛和冰壶比赛,以及冰雪嘉年华活动等。以参与冬奥知识问答、赢免费冰雪券的形式,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发放电子体验券3.4万张,开展线)推广普及冰雪运动知识。加大冰雪运动相关培训工作力度,在国家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各安排1天,在岗位再培训中各安排半天冰雪运动知识相关课程;开展陆地冰球1期85人、滑冰1期100人、滑雪6期300人的冰雪运动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在北京体育广播推出的“1025动生活”“界内界外”两档栏目,每周各安排1期冰雪专场节目,日均听众数量约30万人次,营造全民迎冬奥、全民知冬奥、全民爱冬奥的社会氛围。
(4)开展室外制冷冰场试点运营。开展并完成2017年新建的10片全民健身真冰场的试点运营工作,其中8片可拆装式简易冰场运营均达30天以上、2片可拆装式人工制冷冰场共运营200天。冰场开放期间,举办不同规模的公益性活动,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滑冰项目培训班,累计上冰人数达57148人次。不断完善冰场运营及配套设施建设,着实解决各种技术难关,做好安全保障。
2018年,全市共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2.5万余项次,参与活动人数达1139万人次。元旦、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期间,组织举办新年登高活动、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端午节龙舟大赛、全国重阳登高健身大会北京主会场活动等传统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发挥品牌活动带动作用,举办北京市第十二届“和谐杯”乒乓球比赛、第十届北京市体育大会、公园半程马拉松北京公开赛、全国“全民健身日”活动主会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全球征集启动暨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开幕式活动、全国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暨北京市民体质促进项目挑战赛、第十四届北京市民羽毛球挑战赛、北京市第七届拔河比赛等市级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促进京津冀群众体育协同发展,举办首届京津冀拔河邀请赛、京津冀龙舟比赛、第三届京津冀地区青少年击剑邀请赛、第四届京津冀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等京津冀体育赛事和交流活动。
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大讲堂活动走进街道、社区、单位、公园等,组织市级活动31场8250人听课,举办冰雪运动大讲堂100场约2500人参加;指导各区开展大讲堂活动。继续联合北京体育广播推出“1025动生活”“界内界外”两档电台栏目,全年播出730期,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推广科学健身方法。创新线下面授、线上直播新形式,发动社会力量共同举办大讲堂活动。
全年举办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36期3338人参加,向参训并合格人员授予一级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组织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展示大会、助力全民健身公益活动培训及总决赛、京津冀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展示大赛、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技能进基层等活动。
公平公正、科学择优、依法依规完成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图纸设计、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招投标工作,按规范标准建设完成局机关“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平台建设任务。
按照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安排,组织实施动员部署、座谈交流、调查研究、宣传解读、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等工作,6月底前,完成并印发《北京市竞技体育发展规划(2018-2025年)》。
根据全国冬季项目赛事安排,本市冬季项目运动队按计划参加全国指令性比赛获得第一名11项次、第二名14项次、第三名15项次、第4至8名34项次的成绩。加大“走出去”赴冰雪强国外训力度,按计划北京男子冰球队、女子冰球队、速度滑冰队、短道速滑队分赴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匈牙利进行训练和比赛,本市冬季项目运动员的整体训练水平和竞技实力显著提高,为备战2020年全国冬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奠定基础。调研各区青少年冬季项目运动队发展情况,制定北京市区级青少年冬季项目运动队管理办法和考评标准,并首次纳入北京市青少年体育工作考核,为本市青少年冬季项目运动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考评,确认2019年度区级冬季项目运动队126支。
狠抓落实,全力推进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建设,截至12月底,1标段(综合馆)完成钢结构主体结构施工、一层及地下一层二次结构施工,全年完成2.29亿元产值,完成建筑面积56500平方米。2标段(教学管理公寓楼)完成主体结构及二次结构施工,全年完成4366万元产值,完成建筑面积18922平方米。
全力做好北京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和北京市第一届冬季运动会竞技组比赛筹办工作,制发单项竞赛规程,举办资格赛并对参加决赛运动员进行资格审核。7月至8月,举办第十五届市运会竞技组比赛,设28个大项、30个分项,另设马术作为表演项目,资格赛人数12289人、决赛人数8784人,传统校、业余体校等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发挥培养后备人才的优势,充分展示出四年来本市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成果,各参赛代表团和运动员发扬顽强拼搏、勇创佳绩的精神,创造了一批优异成绩。11月至12月,举办首届市冬会竞技组比赛,设4个大项、6个分项、71个小项,1557名运动员报名参赛,决赛人数约1232人,赛会的举办有效提升了本市竞技冰雪运动水平,发现、培养、输送了更多更好的优秀竞技冰雪运动人才。
组织举办13项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比赛,600余所学校的1.7万余名运动员分赴34个比赛场馆参赛,比赛规模、影响力、参赛水平和比赛质量持续提升。
推荐北京市延庆区申报2018年度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体育之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3家单位申报2018年度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北京水立方游泳俱乐部有限公司运营的水立方全民健身游泳项目、北京奥健国际山地运动发展中心运营的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项目、北京三夫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北京三夫国际铁人三项赛3个项目申报2018年度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9月,向社会发布2018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基地项目征集公告,通过各区对申报单位进行初审、推荐,共有33家单位和项目申报2018年市级体育产业基地。经材料审核、专家评审、实地踏勘等工作,批复14家单位和项目成为2018年北京市体育产业基地。
(1)协助做好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筹办工作。本届博览会于9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市体育局配合组委会组织2000名观众参观冬博会;向北京冬奥组委提供本市发展冰雪运动的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素材,现场以展板形式参与布展。
(2)举办2018年京津冀国际体育产业大会。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京津冀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第二届京津冀国际体育产业大会于11月30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大会以“开放共享合作共赢”为主题,7位专家就如何推动和实现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进行主题发言,对19个体育产业项目进行推介展示,对4个优质体育产业项目进行研讨互动,旨在加快推进三地体育产业对接协作,形成区域体育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
(3)举办京津冀运动休闲体验季活动。京津冀体育、旅游部门联合举办京津冀运动休闲体验季活动,以运动休闲为载体,以打造“城市体育名片”为宗旨,以参与体验为主要形式,借助媒体力量宣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和对外开放的知名度,培育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品牌,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健身休闲产业示范区和世界级体育旅游目的地。全年共举办13站体验季活动,参与人数约4000人。
(4)筹办高水平冰雪赛事。筹办全国冰球锦标赛、京津冀青少年冰球邀请赛、京津冀青少年夏季滑雪挑战赛、北美职业冰球联赛中国赛北京站、沸雪北京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等冰雪赛事,吸引广大冰雪运动爱好者到场观赛,良好的观赛体验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市民参与冰雪运动、关注冬奥会的热情,为打造北京“冰球名片”、营造浓厚的冬奥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功申办2019年国际雪联越野滑雪积分大奖赛和滑轮世界杯、2019年女子冰球世界锦标赛甲级B组比赛、2019年冰壶世界杯总决赛等国际高水平冰雪赛事,助力筹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积累大型赛事组织筹办经验。
2018年,发布地方标准4项、制订标准8项(6项一类项目、2项二类项目)、修订标准1项。组织邀请相关专家对各区体育局开展培训,对新发布的4项标准进行解读。6项一类项目完成草案制订工作,正向全市征求意见建议;2项二类标准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并经专家论证;1项修订项目完成标准评审。赴滑雪场实地开展《体育场所安全管理规范 滑雪场所》标准执行情况检查,对2016年发布且实施已满1年的《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规范》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征集体育领域2019年北京市地方标准一类制订项目2项、一类修订项目1项,并完成申报工作。
《北京市重点项目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专项》科研项目紧密围绕一线运动队需求,兼顾学科研究、群众体育研究,通过需求调研、课题评审,设立《不同类型杠铃深蹲的肌电特征与对下肢运动功能及运动表现的影响研究》等10个相关子课题。经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全部子课题完成既定科研目标,得到了一线运动队的认可,为本市优秀运动队科学训练水平的提高、成年质与健康促进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围绕北京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和冬季项目运动队开展反兴奋剂工作。开展市运会反兴奋剂教育资格准入工作,完成10445名运动员和辅助人员的反兴奋剂线上教育准入工作。借助北京马拉松、市运会和市冬会比赛平台,开展教育拓展活动,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组织各参赛单位签署《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责任书》,制定《第十五届市运会反兴奋剂违规处理规定》。对各训练单位肉食品安全进行抽检,送检17批肉食品样品,制定《肉食品、运动营养品和药品反兴奋剂管理暂行规定》,杜绝误服误用兴奋剂违规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冬季项目运动队管理,开展反兴奋剂系列培训,提高运动队反兴奋剂意识,确保不出现任何兴奋剂违规事件。
全面做好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组委会和北京赛区组委会各项工作,与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篮球协会团结协作,与市相关单位及其他7个赛区加强沟通协调,建立了规范、高效的赛事组织运行机制。积极加强对外联络,与国际篮联保持密切工作联系,多次接待国际篮联来京考察。加大赛事宣传力度,举行吉祥物发布、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等活动;成功举办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北京赛区比赛,按照正赛标准,进行全要素演练,为2019年开展正赛阶段筹办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功举办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北京国际长跑节暨北京半程马拉松、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系列赛北京站和游泳世界杯系列赛北京站、全国三对三联赛等高水平体育赛事。举办京津冀青少年冰球邀请赛、京津冀中国式摔跤邀请赛、京津冀田径挑战赛、北京市业余羽毛球公开赛分站赛和总决赛、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以及北京市攀岩比赛、首届北京滑板公开赛、全国电子竞技公开赛暨北京代表队选拔赛等新兴赛事,体现了北京应有的赛事组织水平。
在各协会的支持下,完成北京市曲棍球运动协会、北京市健身气功协会、北京市网球运动协会等20家体育社团换届工作,完成87家体育社团年检工作。
为加强高危险性体育运动项目经营许可管理,委托第三方对全市游泳运动经营场所进行抽查检测,完成《2018年度北京市游泳场所经营单位监督检验情况报告》,并向区体育局和体育经营单位通报检测结果,要求督促落实整改。结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检查,抽查相关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9月底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开展数据需求调研,做好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更新编制和数据汇总工作。做好数据开放工作,编制《2018年度数据开放清单》。积极推进数据汇聚工作,认真编制市体育局政务数据汇聚目录,确保目录规范,数据信息真实有效。市体育局汇聚数据包括市级体育社团、全民健身专项活动场地、体育彩票专卖店等13项、共7309条信息资源数据。11月底,全部完成汇聚目录编制及数据汇聚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和网上办事工作,实现全部事项进大厅、全部事项纳入全市网上政务平台。二是进一步把减证便民工作落到实处,对业务事项再梳理、再确认,确保证明事项取消到位,方便企业群众办事。除保留证明外,市体育局不存在其他索要证明情况。三是进一步精简市体育局政务服务事项,在原有12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基础上,拟取消1项、调整为政府主动服务事项2项。
2018年,市体育局承办市代表建议、市政协提案(会上件)26件,其中代表建议6件、政协提案20件。建议、提案的总承办数较2017年增长44%,由市体育局主办的建议、提案占承办总数的50%,内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办理难度增加,代表、委员主要关注冰雪运动、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等发展情况。研究部署办理工作,开展专题教育培训,提高办理工作水平;与代表、委员有效沟通、积极征求意见,稳步提升办理质量,确保办理合法合规。截至6月底,所有承办件全部依法按期办复。牵头主办并依法按期办复政协提案(会下件)2件。
(1)提高处罚数量。2018年,市体育局人均处罚量0.79,比2017年增加119%。市、区两级体育部门结合实际,积极调整行政执法岗位人数,努力克服缺乏执法人员的困难,逐年提高行政处罚数量和质量。(详见全面依法行政情况)
(2)加强预算执行。依法执行审计决定,对审计检查出的问题认真核实分析,将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加强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管理、对项目执行进度的监管、对项目实际执行情况的预估能力,充分估计项目执行的可行性,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召开局系统预算管理专题培训,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政府采购和现金管理等财经制度的培训。按季度统计重点科目预算执行情况,加强预算执行环节的审核力度。
(3)严肃财经纪律。针对审计检查出的问题,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将退回款项按要求上缴财政。召开局系统分管财务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的专题培训会,加强政策宣贯力度,深入学习财经法规,严肃财经纪律。利用升级财务软件方式,动态监督预算执行,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完整性、规范性。
(4)提高业务水平。对新入职工作人员加强岗位教育培训和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本职业务知识和技能;对全体工作人员加强理论知识和业务素养继续教育培训,强化工作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以群众满意和基层满意为标尺,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自觉接受批评和监督。坚持节俭办赛、廉洁干事,强化体育专项经费管理,落实责任制度,加强绩效管理,确保各项经费合理、有效、规范使用。市运会资格赛期间,创新工作方法,组成联合资格审查小组,利用1周时间,集中对各区运动员资格进行审查,简化工作程序,提高服务意识,受到各区体育局和教练员的欢迎。
(5)加强裁判管理。举办北京市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系统管理员培训班,督促各协会按照年度培训计划进行一级裁判员晋级培训,及时报备一级裁判员资格认证名单。
(6)优化场地布局。加快推进全民健身专项活动场地建设工作,并对2015-2017年建成的冰场进行试点运营,丰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开展全市冰雪资源专项调查,掌握本市冰雪场地设施情况,为今后开辟冰雪健身场所提供依据。
(7)加强培训指导。进一步完善专家师资库,形成以北京体育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副教授和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为主要力量的师资队伍;加强国家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上门服务”岗位再培训,聘请高等体育院校专家担任理论培训教师,优秀国家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8)高效利用设施。开展全市体育专项规划编制和公共体育场馆调查研究工作,均衡配置全市体育场地设施,通过北京市政务公开惠民便民地图平台公开公共体育场馆信息。
(9)丰富健身活动。广泛动员市民参加各项体育健身活动,举办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北京主会场、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详见重点工作落实和主要职责履行情况第5项)组织举办第十届北京市体育大会,经过申办、审核、确认,43个协会的69项比赛活动落户大会,举办1437场比赛,11.6万名体育健身爱好者参与其中。
(10)精简证明材料。再次梳理办事材料,对已公开发文明确取消的所有证明和盖章环节,及时彻底在办事指南中予以清理取消;对不属于证明但名称为证明的要件,自上而下清理规范,防止因名称混淆引起办事群众误解。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工作,进一步梳理业务办理环节,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优化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11)增强业务能力。组织举办行政执法、体育工作等专项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政策法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开展党员干部学法活动、专项工作研讨座谈,进一步提部业务能力;落实工作制度,重点对窗口部门加强一次性告知、按时办结等业务指导。
(12)推进政务公开。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深入宣传报道、同步公开解读重要政策措施、重点体育工作和重大赛事活动等。明确信息更新保障时限,定期检查网站内容,未达标准及时整改。
(1)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效能。2018年,市体育局实施行政处罚案件52件,人均处罚量0.79;行政检查4600件,人均69件。市、区两级体育部门结合实际,积极调整行政执法岗位人数。本市体育系统无专职执法队伍,兼职工作人员承担着大量的业务工作,市、区两级体育部门努力克服缺乏执法人员的困难,逐年提升行政处罚数量和质量。
(2)进一步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化、法制化。一是清理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新证换发和执法人员清理工作,做到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未授予执法资格的人不予上岗,已经离岗人员及时进行清理。二是强化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建设。及时录入行政处罚、行政检查案件,积极发挥平台作用,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三是开展规范性文件和合同审查。做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备案工作;积极开展合同审查工作,全年审查合同200余份。四是接受市会监督。完成对《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的跟踪检查工作,配合市会开展执法检查工作。
(3)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将体育部门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培训作为“七五”普法工作的重要内容。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定期举办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或讲座,以及会前学法活动。落实体育行政人员岗位培训制度;组织开展体育行政执法人员通用法律知识、体育法律知识、新法律法规等专题培训和全市执法人员专题培训。
(4)加强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按月开展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单位的随机抽查工作,2018年,市体育局开展随机抽查12次,共检查60余家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单位。
(1)依法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和答复工作,确保信函、网络申请受理渠道和咨询电话畅通,确保答复时限的合法性、答复形式的规范性、答复内容的规范性和针对性。依法公开市体育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工作年度报告。
(2)全面做好主动公开工作。一是做好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在市体育局网站设置政策文件公开专栏,对拟出台的体育政策和拟开展的重大活动公开征求意见,并将征求意见结果进行公示。二是探索建立会议公开制度。召开局长办公会研究进一步加强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行政许可管理工作文件等事项,并公开会议情况,增强决策透明度。三是健全公文公开属性源头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公文处理工作,修改完善发文、用印等表单公开属性栏目,明确工作程序,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四是推进惠民便民地图制定工作。对本市64个公共体育场馆名称、地址、开放时间等信息进行梳理汇总,并在北京市政务公开惠民便民地图中公开。
(3)围绕体育重点工作加强政策解读。积极做好政策解读与实际工作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推进,统筹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报道体育重点工作任务推进和完成情况,同步解读体育政策措施和体育活动进展情况,建设北京市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专题,解读《北京市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局主要负责人在北京市第一届冬季运动会新闻发布会上担任发布人,就首届市冬会举办的意义、组委会机构设置、筹办组织工作等方面内容做了主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解读相关政策。健全政府发言人制度,局发言人统筹部署宣传解读工作,积极参与政策解读。2018年,市体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等16场,平均每场到会的中央和市属主流媒体20余家,发布消息300余篇;在中国体育报、北京日报等同时刊登冰雪活动专版,在中国体育报推出冰雪专栏10期;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制作投放冰雪宣传片3部、制作播出全民健身专题电视节目48期和冰雪专题节目5期;投放《听见体育的声音》《雪人的梦》《爸爸的旧冰车》3部宣传片,制作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专题“北京体魄”专题片,取得良好宣传效果,《听见体育的声音》在新华社客户端7天之内赢得100万次以上的点击量。
(4)强化政府网站建设管理。一是提升网站健康水平。严格执行日常监管制度,每季度对政府网站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时做好整改,准时报送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自查报告,并主动向社会公开。二是规范网站管理。调整规范市体育局网站名称和英文域名,完成网站域名、IP地址备案和各项标识添加展示。三是开展网站集约整合。完成市社体中心网站规范整合,推进直属单位网站统筹建设管理工作,实现信息资源集中与共享。四是完善网站功能。优化信息查询栏目数据页面,建立国务院重要政策信息栏目,设立“我为政府网站找错”平台入口和咨询信箱、意见征集等栏目,积极与网民开展互动,保障群众诉求渠道畅通。
(5)加强组织保障。研制并公开《北京市体育局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并组织开展政务公开业务培训。
(1)严格执行《北京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在预算管理中融入绩效理念,遵循目标管理、绩效导向、责任追究、信息公开的原则,将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实现财政资金运行和预算管理效益最大化。
(2)按计划推进预算执行进度,每个考核时点均达到市财政要求;申请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培训费决算没有超过年初预算;加强国库动态监控管理,充分发挥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作用,严格按照财政预算和用款额度使用财政资金,做好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依法依规履行政府采购程序;不断强化资产管理,按时报送季报和年报。
(3)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公开市体育局2018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2017年部门决算说明及“三公”经费情况。
(4)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对2017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自行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实施绩效评价中,采取简易程序评价方法的项目113个,覆盖率37%,涉及金额4.2亿元,占部门项目预算总额的59%,项目平均得分97分;采取普通程序评价方法的项目3个,涉及金额0.84亿元,绩效级别评定均为“优”,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了局系统绩效管理水平。
(1)严格遵守财经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培训费管理使用规定,压缩“三公”经费支出,严格执行会议费、培训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用支出,厉行勤俭节约,办公用房使用符合规定,没有违反公车改革和办公用房使用规定的情况。
(2)预算绩效编报符合《年度市级部门预算编报指南》和《北京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要求,无虚假冒领、超预算等事项。部门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良好,强化绩效支出控制、严格控制公用经费支出,没有虚列支出、公用经费超预算支出、项目经费弥补公用经费不足的情况。认真执行政府采购政策,政府采购事项应采尽采,提高节能产品、环保标志产品的采购规模。政府购买服务政策落到实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在编报年度部门预算时同步编列,作为部门预算组成部分实施管理。落实国库集中支付政策,推进公务卡管理执行。加快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1)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公开网上办事大厅服务事项清单,实现“对来京从事文化体育事业和文化体育产业优秀文化体育人才的资格认定”等事项网上可办,并与北京市政务服务网上大厅对接,实现网站发布数据同源,及时更新办事服务信息。“体育北京”微信设置资讯和服务栏目,每周推送政策文件、赛事活动、通知公告等信息,资讯栏目实时发布最新信息,服务栏目发布办事指南等常用信息,方便公众查询。截至目前,市体育局无网上预约功能。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大厅,网上预约等事宜将按照大厅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2)履职尽责,满足群众健身需求。一是通过编制全市体育专项规划,合理布局体育场地设施;推进落实北京市冰雪场地设施布局规划,增加冰雪场地设施;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研究,积极推广东单体育中心、丰台体育中心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经验。2018年,发布《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52部分:游泳场所》等地方标准4项;修订《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管理办法》,规范和指导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北京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指导手册》修订和场地设施管理标识标牌的开发制作安装工作,试点物联网技术管理和运营全民健身体育场地设施,做好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务工作。二是大力普及推广冰雪运动,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快乐冰雪季、答题免费领券上冰雪等公益活动;持续举办“面对面”和“空中体育广播”冰雪运动大讲堂,宣讲冰雪运动知识和冬季科学健身技能;积极推动各区举办好冰雪运动“一区一品”活动,号召基层组织开展更多适宜各类人群参与的冰雪运动;组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冰雪赛事活动开展情况,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发布冰雪活动、知识和场馆等信息,满足公众对体育信息的需求。三是引导各区举办更接地气、覆盖更广、关注基层的全民健身活动,鼓励郊区等偏远地区群众、基层群众、低收入人群广泛参与;持续强化科学健身指导和培训,继续保持专项培训晋级模式,扩大培训规模,更新培训内容;改进岗位培训形式,到基层上门服务,减少百姓舟车劳顿;在广场舞、健身骨干等培训班中,增加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文明健身等培训内容,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劝导广场舞等健身爱好者健康文明健身;加大对体育活动组织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竞赛规程制作和赛事编排,提高体育专业理论素质;有序引导各方力量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组织策划,了解竞赛规则和运行流程,通过实践丰富体育专业知识。
(1)政务服务工作落实情况。一是专题研究部署政务服务工作,推进并实现全部事项进大厅,并作为试点单位开展进驻大厅综合窗口办理标准的模板制定工作。二是积极推进网上办事工作进程,将全部事项纳入全市网上政务平台,实现100%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三是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规范梳理市区两级共有事项、区级独有事项,并制作区级模板;在原48个要素的基础上,新增申报材料来源渠道、申报材料介质要求等要素,细化办理流程,对原录入要素中的咨询电话等进行规范,确保不漏项、不重项、不错项。
(2)服务中央在京单位、驻京部队情况。一是完成重大体育赛事和群众体育活动保障工作,承办三大球联赛北京赛区比赛,顺利开展竞赛组织和服务保障工作,赛事整体运行良好,得到了国家单项体育协会、赛事公司、新闻媒体、合作单位等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有序筹办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全国“全民健身日”活动等多项高水平国际赛事和群众体育活动,成功申办2019年国际雪联越野滑雪积分大奖赛和滑轮世界杯等重大冰雪赛事。二是局直属训练单位多次接待手球等国家队到校训练,承办国家级训练营和培训班等;局系统多个单位积极协助中央在京单位、驻京部队和在京高校筹办体育赛事NG体育、举办大讲堂活动,委派裁判员参加全国体育赛事执裁工作。三是加强与国家体育总局及各项目中心的交流沟通,按选拔要求输送本市高水平运动员和优秀后备人才到国家各层级的集训队,保持北京竞技体育在全国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做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备战工作,先后7次动员组织650多人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的跨界跨项选材工作;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签订共同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合作框架协议书,进一步加快共建雪橇等项目国家队或国家集训队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