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举重就是健美他爹!但最终注定形同陌路
举重就是健美他爹!但最终注定形同陌路奥运会刚刚结束。作为举重、力量举、健美、街头健身等多个项目的忠实爱好者,我最喜欢看的还是举重视频。
事实上,我对力量文化的最初记忆就是在电视上看到瓦西里·阿列克谢耶夫挺举500磅的片段。模糊的镜头、拗口的名字——这个身材魁梧的男人成为了多少力量爱好者心目中永远的经典。虽然我的实力与瓦西里宛若云泥,但我对奥林匹克举重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诚然,举重是十分小众的项目。在各种力量项目当中,奥林匹克举重的受众远小于力量举、健美、街头健、大力士。
然而,早年有一段时间,健身房里的每个训练者都会做奥林匹克举重动作。抓举和挺举塑造了许多令人惊艳的体魄,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奥举动作失宠了?它们还能恢复往日荣光吗?
举重成为奥运项目还要追溯到1896年的雅典奥运会。直至1920年代中期,比赛中使用的技术动作才开始逐渐标准化。举重项目由杠铃、哑铃的奇怪组合,逐渐演变统一成为挺举、抓举、站姿推举三个杠铃动作的比赛。
其中站姿推举在1970年代被取消,因为裁判们一致认为举重运动员们可作弊的空间太多(大幅度弯曲脊柱,把肩推变成“站姿上斜卧推”),影响了比赛的公平性。
John Fair之前写过一篇关于美国体育发展史的文章。文中介绍到,1920年左右NG体育APP下载入口,许多当时体育界大鳄,例如Mary Berry, George Jowett等人,都对奥林匹克举重动作推崇备至,并将奥举动作作为日常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当今的训练观念来判断,这样的计划更加偏向于增长力量、提升功能性。但在1920-1930年期间,奥举动作其实也是训练者们增肌的主要训练手段。
答案很简单,那时健美运动还没诞生呢!健美运动的历史并不久远,直至1940年代初,健美才从举重中正式分离出来成为力量训练中一个独立的分支。
由Bernarr Macfadden主持的第一场健美比赛于上个世纪初举行(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场正规健美比赛)。而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后期,健美比赛才逐渐走向常态化。
在此之前,并没有所谓的“健美训练”,所有人都围绕着三大项(深蹲、卧推、硬拉)以及奥举动作来规划进行训练,这正是当时的“顶流”作者们所推荐的。
尽管当时已有Reg Park和Steve Reeves等专注于肌肉美感的运动员们,健美运动在当时仍然不算正式项目。
自从1939年举办了美国先生比赛,不久之后欧洲也举行了类似的健美比赛。这意味着健美爱好者不练举重动作了吗?不完全是。
概括地说,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绝大多数“老手”都使用过奥林匹克举重动作。“美国先生”比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奥举动作的普及。而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健美运动员更在意的是肌肉线条以及比例上的美感,而不是力量表现。
约克铁馆的老板鲍勃霍夫曼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是1930-1950“黄金时代”的美国举重教练,也是美国业余体育联盟(AAU)的负责人。
AAU是负责组织和监督美国先生比赛的机构。因此,他们有着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利。作为AAU的负责人,霍夫曼非常担心健美运动的流行意味着奥举运动的消亡。
为了阻止这一情况发生,早期霍夫曼规定,美国先生并不是单纯的健美比赛,奥林匹克举重项目也是比赛的一部分。多样化的评判标准意味着运动员们必须“力型兼备”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这使得健美与举重之间依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是那些非职业举重运动员,比如克拉伦斯·罗斯,也需要精通奥举动作。简单粗暴地说,在那个年代、想要赢得健美比赛,你得会举重。
所以最初的美国先生比赛是非常具有争议的。1950年代初,许多健美运动员对于比赛规则感到沮丧。作为一项独立的运动,健美意味着肌肉美感的比较。
每个人对于“形体美”的定义或许有不同,但“美感”应该作为健美比赛的主要评判标准。如果在评分规则当中加入运动能力和个性展示因素,那么这还是纯粹的比美吗?
针对这一问题,在上世纪50到60年代,健美运动员开始质疑批评AAU和美国先生比赛的评判标准。原因很简单,在这个健美比赛中,肌肉最具美感的参赛者往往不一定能赢。
同时,许多非洲裔、拉丁裔、西班牙裔的运动员们因为“非美感因素”而输掉了比赛,他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歧视。
奥林匹亚先生比赛并不是第一个以纯粹的“形体美“为评判标准的健美比赛,但是它是最具历史意义的,也是至今为止影响力最大的健美比赛。由Joe和Ben Weider于1965年创立。
首先,奥林匹亚大赛的唯一评分标准就是身材。这样的规则规避了传统评分中最有争议的部分(奥举部分以及个性展示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使得健美比赛趋于纯粹化、标准化。
从这以后,健美运动员们得以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肌肉质量和肌肉美感,不必再在奥举动作中花费任何精力。
读一读旧的健身杂志,你会发现1960年时代的健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Weider杂志中,奥举动作逐渐从健美运动员的训练中消失。
如今健美自成体系,健美运动员们的日常训练更多依赖于孤立技术与疲劳技术;而举重运动员们为了适应比赛规则,仍旧使用经典的奥运举重动作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