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健身房里的经济学幻觉一定要小心!
健身房里的经济学幻觉一定要小心!走在路上,有关健身的小广告比比皆是,健身经济也不断地发展壮大,到现在,走一段路就能看到一个健身房已经完全不是一件新鲜事,随便问一个普通白领,没有健身卡的人反而成为了少数。这一现象的背后又是怎样一个产业呢?
据美国网站的调查报告,电商、旅行社员工、律师和法官,是最有可能让人变肥胖的工作。其还他职业包括:社工、教师、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行政助理、医生、、消防员、司机、行销、公关人员和资讯科技人员等。你在不在这其中呢?
是什么导致了职场人士“过劳肥”?“长时间坐着工作,缺乏运动”被公认为第一大的罪魁祸首,其次是“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第三是“每天都很累,没精力和时间运动”。此外“应酬多,容易暴饮暴食”,“时间紧张,睡眠不足” “心理压力大,通过吃东西来减压”都榜上有名。
别以为只是胖了点影响美观就没事,长期劳作,缺乏休息,“过劳肥”的下一步就是“过劳死”。积累太多脂肪在腹部,患上糖尿病、胆固醇、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癌症的几率都会增加。
面对“过劳肥”,专家提出了很多解决办法,比如说多喝茶水,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按时睡觉,练瑜伽,做,唱歌和逛街来解压等等,但最受大家欢迎并且最有效的,还是运动。但我们现在都居住在拥挤的城市里,找一个室外自由运动的地方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健身房成了当下都市上班族的不二选择。
中国商业健身俱乐部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一系列体育政策的颁布和各级政府对全民健身的关注,21世纪商业健身俱乐部已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健身行业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一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期(1980-1990):改革开放以后,健身理念开始从欧美引入中国,简·方达的健美操开始流行。健身项目仅有健美操与器械练习,健身房面积多为几百平米,健身人群主要是追求流行时尚与身材健美的年轻人。
第二阶段,起步期(1990-2000):大众健康意识开始提升,健身操流行,有氧健身运动开始推广,1000平米以上的俱乐部应运而生。政策红利开始出现,政府大力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但此阶段健身行业的资金实力、管理水平、服务能力等都非常有限。
第三阶段,发展期(2001开始):随 01年北京申奥成功,尤其是 03年非典之后,体育锻炼与大众健身热潮兴起。大型连锁健身俱乐部开始出现,国外品牌也进入中国,资本也不断进入。但同时行业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俱乐部良莠不齐,不断发展的同时不断优胜劣汰。
2016年全国健身房的数量在15000家左右,行业有230亿人民币的市场容量。但由于我国健身俱乐部盈利模式较为单一, 仅有20%的健身房处于盈利状态。健身场所还面临着的问题包括同质化高、盈利能力低、用户体验差、市场集中度低、以及健身教练人数有限等等,距离增长到1000亿的目标还差了很远。
第一种就是线下传统健身房。实体健身房的模型类似零售业,采取传统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靠让客户办理年卡模式盈利。
如果大概算一笔账,算上所有的成本,至少要卖出一千张年卡才可以收回成本,一个会员如果一周去两次健身房,那么一天一个健身房就要接待三百人次的会员,这实在是不太可能的事。
况且很大一部分会员购买健身卡是一种冲动消费,所以健身房的策略是让顾客买时效很长的卡,这样他们就会付出更高的价格。绝大数健身房都是靠赚这些快钱来支撑的,缺少流通资金,很快就会垮掉,所以价格越做越烂,行业越来越差。
第二种就是线下新型健身房,他们等同于健身行业的便利店。健身行业的受众是多种层次的,不同用户的付费意愿方向也存在明显的差别,传统健身房显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多层次需求。
在这个供给创造需求的行业,大量新型健身房应运而生。新型健身房最大的突破是给出了高性价比月卡。这样一来,门槛陡然降低,用户量大幅提升。这样的新型健身房规模小,具备灵活性,可以无限触及到商业办公和居住区域。
第三种是线上的运动健身APP。健身APP满足了用户“秀”、“看”、“学”的需求,这些特征都有广阔的探索空间,领先的公司,比如Keep、悦动圈、糖豆广场舞等都已经在运动健身APP中崭露头角。
2016年我国运动健身类APP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达3400万,网红经济深入到各大垂直领域,健身类网红已经大量出现,并通过电商等方式实现变现。
健身经济其实包含的不仅仅是线上线下的健身房这么简单,健身培训、健身器材、预售团队和教练团队都是盈利的主要来源。那么健身行业未来想要继续盈利和发展,应该如何做呢?
据估计,大约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人拥有可穿戴健身追踪设备或智能手表,健身过程中所用到的器械也是健身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营养补剂NG体育APP下载入口、饮料等健身相关消费品也是健身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和线上健身运动APP的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全民健身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带动健身行业的快速发展。当健身成为一种新型社交语言,就预示着巨大的盈利空间。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立志成为私人教练。他们比以往的认证机会更多。但一些普通健身房的教练工资水平持续较低,导致无法留住健身人才,就会导致服务水平降低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拖垮传统健身行业。
“过劳肥”只是存在于广大上班族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健身行业发展的诱因之一。全民健身时代的到来,给健身行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说到底,健身行业存在的问题只是快速发展期的阵痛,健身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永远是健身行业发展的第一保证。
充分利用互联网经济时代带来的发展契机,提升自身的质量和水平,形成一套独特完整的健身产业链,1000亿的市场容量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