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NG体育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NG体育用这些数字来解读“全民健身”发展历程

2024-03-01 09:37:0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NG体育用这些数字来解读“全民健身”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前,国内登记在册的体育场地3000个左右。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到1954年底已建体育场地10271个。进入新时代,全民健身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体育场地建设力度、速度大幅提升。统计显示,到2017年底NG体育,我国体育场地数量已达到1957000个,是新中国成立前的652倍。

  截至2017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66平方米,是2007年统计时的两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到203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2.5平方米。从1.66平方米到2.5平方米,看似只有0.84平方米的增长,但如果乘上我国近14亿人口的基数,就是1176000000平方米,1176平方公里,相当于苏州市最大的区吴江区的面积,这对于政府、相关单位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民群众平均寿命只有35岁,为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人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持续提升,有数字显示,1952年仅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经常参与广播体操的人数就达到了200万人以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的健身意愿也逐渐增强,2015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3.2%,与之相应,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到了80岁以上。参与体育锻炼人数提升与人均寿命增长划出了一条正相关的发展曲线%

  国民体质监测是国家为了系统掌握国民体质状况,以抽样调查的方式,按照国家颁布的国民体质监测指标,在全国范围内定期对监测对象统一进行测试和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国民体质监测对象为3至69周岁的中国公民。按年龄分为幼儿、儿童青少年(学生)、成年和老年等四组人群。通过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直观反映我国国民身体素质,为相关工作决策和研究提供服务。截至2015年,我国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超过90%。《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超过92%。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中提出的“三纳入”的要求,是指把全民健身事业,特别是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全民健身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三纳入”工作不断推进,总体覆盖率达到97%;体育组织不断健全,全国有90.3%的地(市)成立了地(市)级体育总会;法规建设和宣传工作逐步加强,全国16个省和10个较大的市制定出台了全民健身专门性法规;财政支持持续增加,全国经费总投入元。

  新中国成立之初,没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大众健身指导不成规模体系,更缺乏专业组织的有效引导。1993年,我国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让社会体育指导员成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人民群众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的重要力量。1998年,我国还仅有10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2013年,数量已经增长到135万人,到2018年年底,这一数字已经达到250万人,每560人即可拥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转自9月17日《中国体育报》01版)

href=""

搜索